立春一過,土地換新,農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勞作。
2月10日,在醴陵市均楚鎮青山村,裹著雨衣的農戶邁著深深的泥腳,在艾草基地翻整溝渠,讓憋了一冬的艾草根“透透氣”。1370畝土地,從荒蕪到新生,起于一次“聯姻”。去年3月,湖南龍艾麒艾草制品有限公司與均楚鎮青山村村委會簽約,共同推進“艾草種植鄉村振興項目”。而后,株洲農村產權流轉交易中心(下稱“農交中心”)迅速開展土地測量、協助簽訂規范的合作協議,為項目推進提供了保障。
盤活農村閑置資產,株洲在全省先行一步。據統計,作為全省首家市級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臺,農交中心自2020年11月啟動運營以來,累計完成交易項目565宗,交易金額合計7.8億元,流轉總面積達到37.6萬畝。
這個長在田間地頭的“億元市場”,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該扮演怎樣的角色?如何有效“活”資源、搭橋梁?
圖為整理土地種艾草
打破信息不對稱 喚醒“沉睡資產”淥口區龍船鎮龍泉村,一個緊鄰湘江的小村落。這里地肥水豐,適合農作物生長,但農民辛苦忙碌一整年,掙到的錢還沒有外出務工劃算。因此,每年春節一過,農戶們又鎖好家門,到更遠的地方謀生,田間逐漸被荒草占領。
村級信息收集員一盤算,周邊13個村民小組320余戶農家,有近2200畝土地利用率不高。信息很快被關聯到農交中心的信息發布平臺,株洲美麗農業種植有限公司一眼相中,實地考察后決定拿出上百萬元流轉土地,發展水稻規模種植。
據了解,早在2018年6月,我市就被確定為全國第一批、湖南第一個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體推進試點市。經過幾年摸索,我市成功構建起“市縣兩級交易,市縣鎮村四級服務”的農村產權交易服務體系,確定農村土地經營權、集體林權、農村宅基地使用權、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等9大類交易品種進入平臺交易。
在株洲市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大數據平臺,全市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項目交易現狀、交易價格、公益類項目占比、交易規模等數據指標一目了然,并通過各項數據指標對農村產權交易市場體系建設、市場運轉、發展趨勢等情況進行詳盡分析,給相關人員提供參考、借鑒。
據了解,目前農交中心的項目交易已覆蓋58個鄉鎮、206個村社,共完成交易項目565宗,交易金額合計7.8億元,于茫茫鄉野中長成“億元市場”。一個“信息對稱、功能完備、服務高效、交易活躍”的平臺,把喚醒了農村的“沉睡資產”,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添磚加瓦。
今年春節期間,茶陵縣火田鎮臥龍村,又火了一把。駐村隊員蔣晨凱發布短視頻里,披著“雪裝”的臥龍村一步一景皆如畫,融在精致的果園里,散落在整齊的游步道上,引得網友“春心”動。臥龍村是中國最美休閑鄉村,變美的過程中需要投入,籌錢的難度也在增加。此前村里規劃上馬的休閑旅游體驗項目,因資金緊張一度停滯不前。
后來,農交中心為村里一塊未承包到戶的土地完善相關手續后,辦理了土地經營權流轉交易鑒證書。村里拿到紅本本,建設銀行茶陵支行提供了184.2萬元貸款,讓一度按下“暫停鍵”的項目又活了過來。
從資本逐利性和風險規避的角度來看,農業農村領域都不是金融資本的首要選擇,因為農業投資回報周期較長,風險較高,并且農業農村發展離不開國家重大戰略支撐,受政策導向的影響較大。如何讓金融資本看上農業農村?
農交中心聯合金融機構,為農業經營主體提供農村信貸支持,同時積極跟進市政府金融辦、銀監會、人民銀行等單位,共同開展農村產權抵押(質)登記貸款業務探索。
我們看到,曾因為疫情影響,導致農產品滯銷、運營資金周轉不足的攸縣泥腳巷村經濟合作社,在農交中心的幫助下打通了線上線下銷售渠道,還通過辦理流轉交易鑒證書獲得了攸縣建設銀行200萬元貸款。醴陵市泗汾鎮茶田村經濟合作社也通過農交中心流轉1000余畝土地,拿到交易鑒證書后獲得建設銀行103.6萬元貸款支持。
據統計,通過農交中心,全市共有32家農業經營主體、7家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累計獲得貸款5798.8萬元的金融支持?!罢筱y交擔?!蹦J降耐瞥?,搭建起了一座“信任橋梁”,讓金融資本順利注入農業農村,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
為臥龍村辦理流轉交易鑒證書
從0到1,龍新平用了十幾年;而從1到6,她只用兩年。這是龍新平連片規模種植艾草基地的數量,目前已超過3000畝。早在2020年,中醫高級針灸師、從事艾灸行業多年的龍新平,在醴陵市板杉鎮寨下村打造了一個400畝的艾草種植基地。由于最初與農戶達成的是口頭協議,等到租金付了,項目正式推進,有的農戶卻反悔了,要求追加土地租金。龍新平無奈,一度打起“退堂鼓”。
農交中心工作人員來了,對雙方宣導政策法規知識,協助他們簽訂規范的流轉合同,并將這片土地納入村集體統一管理,擺上“貨架”。龍新平通過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臺流轉土地,拿到白紙黑字的土地經營權流轉交易鑒證書,終于吃下“定心丸”。
事實上,在農村資源要素流動過程中,違規違約的現象并不少見,導致經營主體、農戶利益受損。此前,國家印發了引導性意見,提出要加強對工商企業租賃農戶承包地的監管和風險防范,建立風險保障金制度,防止浪費農地資源,損害農民土地權益。而農交中心依托鄉鎮服務站與村社服務點,構建起“市縣兩級交易,市、縣、鎮、村四級服務”網格化體系和四級聯動市場體系,通過政府認可的平臺頒發交易鑒證書,讓流轉雙方找到了利益平衡點,也避免了糾紛的出現。
“今年,我們將建設2000平方米的加工生產線,讓艾草產業接二連三,為鄉村振興賦能?!饼埿缕接辛诵碌闹\劃,在全市扶持10個村種植艾草,打造艾草產業連鎖品牌。
找準利益平衡點,就扯出了“麻紗線頭”,讓更多的農業經營主體有了大干一場的勇氣和決心。醴陵天睿公司通過農交中心從相鄰的多個村組流轉了1000多畝農田,讓當地農民實現了土地租金收入、產業分紅等財產性收入的增加的同時,還解決了部分富余勞動力務工就業等問題;攸縣皓特強公司在楊木港村流轉了7500多畝荒山林地用來發展油茶種植,農交中心獲悉后第一時間為其規范流轉合同,避免了各種糾紛的發生。
這些生動的故事,在農村產權流轉交易的“億元市場”里隨處可見。去年,農業農村部政策與改革司農村產權交易指導處處長李二超在我市考察調研時,強調要把農村產權流轉交易的“株洲模式”推廣出去,努力為全國、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探索新路。
隨著農村產權流轉交易這個長在田間地頭的“億元市場”持續壯大,株洲的鄉村振興工作能夠打通更多的難點堵點,在敢為人先的三湘大地結出更加豐碩的果實。